更新时间:2020-09-20点击:
在加拿大感恩节是一种什么感受?感恩节是西方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加拿大的感恩节,美国的感恩节则是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通常情况下,西人庆祝感恩节的方式是家人,亲友一起聚餐,吃火鸡还有各种南瓜口味儿的食物。
和西人一起过他们的节日也是了解和体验加拿大本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幸运的是,每年感恩节,房东Anna每年都会邀请她的亲友到我家来庆祝。Anna每次都会提前买好食材,并将家里布置的很有节日气氛。注重仪式感是我对我的寄宿家庭很深的一个印象,几乎每个重大节日,Anna都会把家里布置的很精致,甚至不同的节日都有一套特定的餐具。
这天中午,我在自己的卧室里学习,但我并没有看进去。住过house(别墅)的小伙伴都多少能体会到house没有很隔音,我能听到我的室友在洗澡,化妆,说笑的声音。她们大概也在倒饬(梳妆打扮)自己,来庆祝感恩节。我是一个不太会打扮自己的人,我有点焦虑,如果大家都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而我就会显得很不修边幅,很不尊敬别人。当时我能做到的就是我穿了一件我新买的衣服,刚好是橙色色调的。
快到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了楼上频繁的脚步声,Anna的很多亲戚朋友陆续到了。很快Anna就叫我和室友上楼吃饭了。
西人平时在家的吃饭方式和国内的自助餐差不多,所有菜都摆好,每个人拿着自己的盘子取,再回到座位上吃。过节的时候一般有前菜,主菜,甜点,吃每一道菜时都有专用的盘子,一般不会混着用,一餐吃下来,要换三个盘子(平时吃饭没有前菜,所以一般要换两个盘子)。
感恩节这天距离我到温哥华,只有一个多月。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英文并没有什么提高,我依旧听不太懂房东和室友在说什么,所以我怕别人和我讲话,我也不愿意讲话。但是当天有很多人来我家庆祝,而且都很热情。当大家都在问我 how are you (你怎么样啊)? 的时候,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我很好,谢谢,你呢?)这种中国式教育出来的英语,对于当时的我来讲,就没那么好使了,因为我怕听不懂他们的回答,也不知如何回应。
临场发挥,现学现卖。当我听别人都在说Happy Thanksgiving (感恩节快乐)的时候,本能的就学会了。所以和不熟悉的人四目相对时,我能蹩脚的说一句:Happy Thanksgiving!伴随着一个点头微笑,然后快速的走过,其实我只是为了避免尴尬。
为了防止吃饭时房东的亲戚找我聊天的尴尬,我特地选择了比较靠边的位置,恰好,我隔壁的室友也选择了那个位置。他是个巴西人,年纪比较小,平时很少出现在家里,也不怎么讲话,我俩一拍即合,坐在了一起。找到队友的我,暗自窃喜。好在Anna和她的朋友们也没有拉着我聊天,我就默默的低头吃饭,偶尔和室友说两句话。听着她们一大家人的欢声笑语,我感到自己并不属于这里,但是我的人又在这里,我也有点觉得我的存在让他们也有些不自在。
胆怯,由内而外的拘谨,不知所措,和面对这么多我不认识的外国人的淹没感吞噬了我内心那一点点的快乐。
饭后甜点是西人饮食习惯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Anna一家很喜欢做甜品,南瓜蛋糕,派,饼干等都会有。有的是她自己做的,有的是她的亲友带来一起分享的,还有的是在超市买的。味道其实大同小异,糖分很高,每种尝一点儿就好了。
吃完甜品后,整个一餐就结束了,我如释重负。我看当时有人要离开了,我也准备逃回我自己的小窝里。撤退之前,我被房东叫住了,说要给我们几个学生拍个合影,于是就有了我和我第一批的室友们的第一张合影(你们能隔着屏幕感受到我的尴尬吗)。
现在回想起感恩节当天的情景,只是我适应这个寄宿家庭生活的开始。Anna有一个100多人的超级庞大家族(他们有的在加拿大,有的在美国有的在老家意大利),由于Anna是和她同辈分里的人中年纪最大的,所以我们家经常会主持一些庆祝的活动。Anna也总是和我强调她把我们这些寄宿的学生当作她家庭的一部分,所以很多聚餐都会叫上我们这些留学生。像感恩节这种场合其实在我5年的寄宿家庭生活中时有发生,虽然开始我很想逃避,但是我知道,这是提升英语,了解本土文化的契机。我也注意到我的两个委内瑞拉室友,虽然她们英语的口音很重,但是她们并不会害怕讲错,经常讲的很快,甚至很话唠,所以当她们犯了一些错误的时候,Anna都会很快速的指正。